我们知识分子如何行动
楪霆
前言:
这篇文章写给还停留在网上“键政”,未在线上线下开展实际、有效的革命行动的同志。同志们,在网上四处批判别人错误思想的时候,真的能有效地使他人转变到正确的思想,“站到”“正确的革命立场”上吗? (注意重点在“有效”)
不妨扪心自问一下,知道为何学习马克思主义(实践)的你,除了在家读理论,还做了什么。你批判阳和平“流量挂帅”机会主义的时候,可能自己都没有展开任何形式的宣传。
由学生或脑力劳动者构成的马克思主义者群体,现在普遍的情况有:
1.在网上“沉迷派斗”,与他人知识交流的效率非常低。
2.对自身已认同的革命事业极不负责: 他们知道自己需要成立或加入线下的共产主义小组,从事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如进厂融工调查、宣传),但实际找各种借口推脱。
3.已加入了线上共产主义小组,但停滞在为报刊投稿文章,和上一点相同,对革命事业不负责,甘愿当“学术的巨人,实践的矮子”。
第一种情况: 在线上活动,与其他马克思主义者交流学习理论、历史知识当然是好的,但是比较正常的讨论环境对群友的个人素养要求相对来讲是比较高的。墙内外平台都少有一个长期和谐的讨论氛围,通常反而是幼稚的“派系斗争”不断,既耗时间又费精力。大家不妨回顾一下,25年的上半年,大家在线上与其他网络上的左翼
交流当中,总共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对自己的帮助有多少,对他人的帮助有多少。
在谈二、三两点时,来讲讲墙内与墙外,以及线上与线下问题。
对一个革命派来讲,最迫切的事情就是在线下参加共产主义小组工作,迅速使组织政治化,这就需要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线下的革命工作。
多数人身边都没有马克思主义者,因此对线下自己发展组织的事情放松懈怠。
这是我们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们的通病。事实是,只要你下定决心从身边的人做起思想工作,连被中修特色意识深度灌输的人也大有可能左转成为马克思主义者。问题不是出在群众身上,多数群众都被特色意识灌输过,多数人(70%以上)都认同中修鼓吹的爱国主义,都认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问题出在马克思主义者自己懈怠群众工作,不去线下从身边朋友开始政治揭露。
这时候有人认为,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成立一个地方性的共产主义小组,于是他又以这个借口回到外网做“学术的巨人”了。
这是对群众自发性的纵容。如果你是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派,身边没接触到其他马克思主义者,那么你就要开始依靠自身的人际关系,以自身为起点使可信赖的身边的人转为像你一样的革命派。假设一位同志三个月能使一位同志左转,到了第九个月,这个左翼联络网中可能就发展到八个人了,这是很简单的指数增长道理。再强调一遍,不能以个人力量有限为理由推脱线下的组织发展。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随着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群众与政府的对抗意识自发地“扩散”。
单在线上能不能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呢?
我们都知道线上除了“封禁”,基本没有任何强制力,也就基本无法约束小组成员,对成员自觉性要求极高。这就导致组织松散程度普遍较高,很难在具体时间段把成员集中在一起讨论事务。另外一个线上的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一直缺乏有效的监督,缺乏线下工作的负责人。
线上的共产主义小组想要做好报刊宣传工作,想要广泛地传播报刊,就要求他们有一定程度的组织化,而前面也讲到了线上对于组织工作有很强的局限性(很多线上共产主义小组的经验都表明),想要充分调动成员积极参加组织工作,科学且合理地分配各种工作,就得在线下发展组织,成员之间要有面对面的确认和联系。
再讲墙内与墙外宣传问题。
如果一直停滞在墙外宣传,一个重要问题是读者人数维持在自然的低速增长状态,(翻墙人数低速增长)。
革命派宣传需要的是主动地去扩大宣传面,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应该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对中修的揭露。
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是读者人数少。
共产主义小组的线上宣传主要阵地应该在墙内。翻墙对群众的信息技术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工人阶级及底层群众中很少有能掌握翻墙技术的人,能翻墙的一般为脑力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子女,或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是受压迫最深的,近年来两极分化也越来越严重,为革命提供了有利条件。线上宣传越长久地,面向越多的底层人民,效果当然越好。
综上所述:
以一个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角度出发,首先需要在线下迈出一步,可以通过线上渠道寻找距离自身位置近的共产主义小组,或者自己拉拢身边的人初步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其次宣传阵地需要设在墙内,广泛地面向群众政治揭露。
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已经落后群众太多。必须现在就开始行动起来,拒绝线上的派系斗争“内耗”,正式开展革命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