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对于体制内基层的见闻

mkoi

这两年随着中国国内经济危机日益加剧,许多大学生纷纷选择考编制“上岸”,但体制内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一位同志简单调查了一些体制内现状,以下是他的叙述:

根据我的一些见闻,上级领导想要让体制内基层人员退出编制非常难,除非出现重大问题,例如,贪污腐败,或是政治安全才会被清退。这一点类似于日本某些大企业的终身雇佣制。

要注意这里“重大问题”具有明确的阶级性,是以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是否受到严重损失作为判断标准,体制内人员是否侵犯群众的利益,不会直接影响他们是否能继续呆在体制内。

这方面有极端案例,某地某教师,高考完后,以代填志愿的名义留宿女学生家里,然后将该女生性侵,后来该女生报警。但因为此事并没有在舆 论场上引起太大波澜,且这个教师自 己也没有主动辞职,所以他仅仅受到了体制内处分,然后调到另一处继续教书。官资考虑的从来都不是群众死活,仅仅在乎群众的反抗是否威胁到了他们的统治。

体制内就是这样一种对上负责对下特权逐级压迫的权力结构,体制内最基层不能向上压迫任何一个领导,但他们面对群众却仍然享有各种特权。

但他们自身享有的特权,不等于他们自身的实际能力,他们作为个体面对普通群众其实并没有强大到哪里去,在上级眼中他们也并非不可替代,于是在群众的反抗一浪高过一浪的情况下,体制内基层直接承受群众怒火且难以逃脱,他们的上级领导也经常主动把他们当成弃子,以求自保。

比如我了解到一些学生袭击老师的事件:一个家里开瓷砖地板厂的学生,用一块板砖偷袭老师,照着后脑勺砸,结果是老师先成了植物人,然后一命呜呼(这类事情的导火线往往 是老师没收了学生的手机)。

还有更戏剧性地发展:一学生捅了老师,旁人叫来救护车,结果学校把当事学生送上救护车,把老师晾在一旁。

这些学生的家庭背景多出身于体制外的资产阶级家庭,他们的父母有可能是当地的纳税大户,俗话说,吃人家的嘴短,当地政府不得不考虑他们的意见。

哪怕这些教师没有倒霉到遇到学生的袭击,或者说学生没有积极反抗他们,他们也无力承担来自学生的消极反抗,比如学生自杀,对于没有关系背景的老师,如果被牵涉其中,担责难以避免。

于是,这类事情越多,老师就越不敢认真管理学生。因为官资害怕引起 舆情,以及更多学生争相模仿,于是 这类事情也往往被他们压制传播,只在教师的社交圈流传。

不过也不必因此认为这些体制内基层过得很惨,有相对群众的特权也难 以发挥出效果。就算他们不直接欺负群众,仅仅选择当一个缩头乌龟,肯躺平摆烂,他们仍然能过上比劳动人民优渥得多的生活。

再例如最近一个新闻:一个公务员的老婆在小红书上发布一些文字分享自己生活,因被怀疑带有炫耀性质,于是被不少群众群起攻之。具体原因是分享文字展现了公务员的特权细 节:

> 近日,一IP属地为云南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称,其在小县城的文旅局工作,现已怀孕20周,孕早期请假2个月,之后也有一段时间在家没有上班,老公是市里副处,引发关注。 该网友在文中提到:“去年上岸人才引进,在小县城文旅局,领导很好,工作也很清闲。”“老公在市里干副处小领导。”“前期请了两个月假,回来工位被 调到不太好的位置,领导说是体贴,我把大部分工作都分给合同制同事了,只留一部分保密性工作必须由我负责,之后又在家摆烂了一段时间没去上班,现在局里招了两个新公务员,我想着再不上班可能连工作也没了。”

相关链接:<https://kantie.org/topics/huaren/3120457>官媒评论:<https://fnance.sina.cn/2025-07-09/detail-infewcvu1364036.d.html

此文引发争议,有网友称其为“娇妻文学”,也有网友质疑其这样请假合规吗,别的体制内孕妇没有请这么多,并怀疑是她口中所称的副处老公给她“走后门”。

这些福利和特权是体制外所没有的,尽管体制内的基层面对这种对上 无限负责的状况很被动,但他们也仍然用最近十多年的经验,坚信当局一定会给编制者最基本的特权和钱,坚 信他们的养老金和工资无论如何也会发出来。

作为深受官僚资本用重税和地租盘剥的产业资本的代言人ーー马前卒在“【睡前消息562】罪犯家属考公,支持/反对都‘跑题’”中也站在产业资本的角度分析了体制内人员,特别是公务员的特权问题:

> “在公务员考试成为年轻人首选出路的今天,我相信大家很清楚公务员职位有哪些地方突破了市场规律,我总结成三点: 公务员的工资和隐形福利加起来,高于市场上类似工作的报酬,拉开了明显落差。

普通工作如果不缺合格应聘者,经营者往往会降薪,节约用工成本。而公务员的合格入选人员就算比岗位数量多几十倍,也不会降低待遇。

公务员提供事实上的终身雇佣制度。普通工作人员如果不求快速升迁,完全可以无视竞争压力,敷衍工作等退休。

在这3个条件下,公务员职位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福利。拿到福利的人都会感慨‘上岸了’,带着优越感看那些还在市场经济潮水里面努力游泳的同学。

消除公务员职位的福利性,这并不是难以想象的操作,因为公务员群体比我们更清楚市场规律。几乎每个单位都雇了一批按市场工资水平结算的临时工、编外人员,目的就是省钱。

……但年轻人都为了逃避竞争而参加公务员考试,显然证明当代的公务员制度有问题,没有让公务员和全社会一起承受产业竞争的压力。”

文稿内容:<https://vp-btnews.ktlab.io/btnews/idx/0562/

>出于他的阶级本性,马前卒在这里合理化了资本家剥削无产者的雇佣劳动,而毫无疑问,雇佣劳动对无产者来说意味着苦难,但马前卒对公务员群体所拥有的特权的分析仍然值得参考。

考公对于无产者来说从来都不是什么解放,正如我之前分析的那样,体制内是一个向上负责的机构,这种向上负责必然导致人身依附,使得当事人沦为其依附对象的奴才,身心同时被依附对象奴役。

更要命的是,成为体制内基层就意味着成为了特权阶级的一分子,成为了骑在劳动者头上作威作福的压迫者。

因此,有觉悟的人都不应该幻想从体制内下手的改良路线,应当抛弃这种自欺欺人的幻想,真正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